有鑑於關鍵人才是驅動企業成長的動力,不論科技產業、傳統產業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及挑戰,莫不集中資源,展開重點培育關鍵人才的作業。包括聯發科、聯詠、泰山、南亞、士電及台達電等,已積極採用「企業包班」的模式,為培育重點人才展開加值課程。

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王鳳奎指出,隨著油價飆升、物價相繼上漲,近來與各人才培訓單位交換意見,普遍發現年中以來的課程,有愈來愈難賣的情況。

曾任台積電人力資源處長、現任工研院人資處長的吳守義則強調,企業的資源有限,因而需要集中資源,重點培養關鍵人才。競爭愈大的企業,更需先界定出關鍵人才,加以管理與培養,來發展接班人計畫。

吳守義建議,企業在界定關鍵人才時,宜採用「多軌制」,並從下列四個面向著手,包括個人績效、成長取向、關鍵技術及影響力、管理才能或潛能。但必需注意的是,關鍵人才不見得是績效最好的人,不能完全依績效做為單一的取決標準。

王鳳奎表示,以今年7月的課程與去年同期相較,平均約衰退二到三成。根據統計,產業學院學員的學費,以企業資助、及個人自費各占一半。

另外,工研院產業學院推出的企業專班,則愈來愈受企業歡迎。據產業學院的統計,合作企業的產業分佈以半導體、通訊、資訊、電子廠商,如:飛利浦、台達電、英特爾、士林電機、友達、奇美電等,以及學校法人等最多。但傳產起家的泰山企業,則是從董事長詹岳霖、總經理鄒信南等高階主管,也都積極出席上企業包班課程。

在公開班課程中,則有:台達電子、南亞塑膠、合勤科技、亞洲化學、凌陽科技、聯發科技、長興化工等,均是參加工研院課程人數排行前幾名的企業。

在強調創新研發的IC設計公司領域,又以:聯詠、智原、鴻晶、立錡科技等公司,喜歡以企業包班的模式運作,聘請工研院專家到企業上課,合作課程包括:IC設計、市場及技術趨勢分析預測、領導力、創新管理、由專利分析找出研發新方向、研發專案管理等新技術,及科技管理等課程。


資料來源 http://w207.news.tpe.yahoo.com/article/url/d/a/070815/2/ite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st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