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全球資訊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還不知道什麼是M型社會嗎?  
或者連什麼是M型社會都沒聽過
那你最好看看這篇文...

M型社會來了~~~

Est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英國皇家科學會「生物學通訊」今天刊登的研究指出,美國一頭母槌頭鯊多年前無性產下小鯊魚,顛覆大型脊椎動物無法無性繁殖後代的傳統觀念。

這頭小鯊魚沒有父系DNA,讓進行研究的北愛爾蘭與美國專家困惑不已,雖然這是數量日漸減少的鯊魚首度傳出無性生殖案例,但也讓人擔心往後鯊魚族群的基因健康。

二零零一年十二月,美國內布拉斯加州一座動物園的水族館,迎接讓人意想不到的新生命後,北愛爾蘭伯爾發斯特皇后大學、佛羅里達州諾瓦東南大學蓋伊哈維研究所的科學家開始這項調查。

這頭小鯊魚的誕生,讓動物園員工百思不得其解,因為水族箱中的三頭母鯊,幼鯊時代被從佛羅里達外海捕捉到園內後,三年間,無一曾與公鯊接觸。

皇后大學團隊的領導人、同時也是研究共同作者的普羅多爾形容,這項發現「實在令人訝異」。

「過去大家所知,鯊魚繁殖只能透過有性生殖,公鯊與母鯊交配後,胚胎需要取得父母兩方的DNA才能完全發育,就像哺乳動物一樣。」

Est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極東部近海深處最近發現一個面積約為德法兩國總和的迷你新大陸。科學家認為這個迷你大陸還只是一個失去的大陸地殼的頂端,此處原與印度相連,是1億2000萬年前印度與南極大陸分離後,一次猛烈的地底火山爆發後形成的。

這個名為「克革倫高原」的迷你大陸是在德國的全球最強力破冰船「極地之星」進行為期19個月的科學探勘時發現的,這趟考察已結束,「極地之星」 (Polarstern)5日返抵母港德國不來麥港。

不來麥「韋格納極地研究所」地球物理學家郭爾指出,科學家已在南極大陸東部與克革倫高原間的斷裂帶進行地震與地磁調查,科學家得以首度目睹及於南極大陸的克革倫高原南部火山沉積物的演替 (suc-cession),這些沉積物多半底下有大陸地殼,「我們發現印度與南極大陸之間,必定存在一塊大小超乎想像的大陸地殼碎片」。

郭爾透露,調查結果將用於電腦模擬遠古海洋洋流與全球氣候型態。郭爾是全球性這類地質斷裂調查研究計畫「板塊與門」(Plates and Gates)兩位主持人之一。

研究人員是在極地之星此行第九階段針對克革倫高原做調查,其他階段則包括調查南極冰棚融化的情形。兵棚融化的可能原因包括氣溫上升、深海海水鹽分變化或火山活動。

Est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和歐洲聯盟在華盛頓舉行的高峰會上簽訂了協議,推動建立新的跨大西洋經濟伙伴關係。

BBC歐洲事務記者戴蒙德在華盛頓報道說,這次峰會的焦點集中在經濟,而不是政治或者環境保護。

美歐同意成立“經濟委員會”推動在知識產權、金融服務、商業並購和汽車工業等將近40個領域的管理整合。

他們也同時簽訂了“開放天空”協議,承諾降低跨大西洋航班價格,並且讓旅客們有更多選擇,從而促進流量。

這份將在明年3月30日生效的協議,將允許歐盟各航空公司經營來往美國任何城市的航班﹔美國營辦商同樣可以飛往歐洲各大城市。

“守住未來的市場”

Est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際天文學界,今天有重大發現!歐洲天文學家今天宣布,他們為地球找到兄弟!原來天文學家觀測到距離地球20.5光年,太陽系外的一顆行星,不管在星球溫度或是重力,都和地球非常相似,這個宇宙中的「第二顆地球」,可能有生命。

天文學家試圖尋找第二個地球的願望,總算有了頭緒,在太陽系外不遠,繞著這顆紅矮星的行星,Gliese 581,據說擁有地球般的條件,可能有宜人的溫度、有水、甚至有生命。天體物理學家史提夫馬讓:「這是目前最像地球的行星,即便它根本不是地球。」

天文學家說,比地球大5倍的這顆行星,只距離地球20.5光年,也就是1億2千萬兆公里之外!但已經算非常近了,由於紅矮星的溫度比太陽低,讓這個「地球的哥哥」不至於烤焦,而表面重力是地球2倍,水也留得下來。

天體物理學家史提夫馬讓:「我們不知道這樣的行星,會跟地球差多少,但它是最像地球的一顆,在人類發現的200多顆行星當中。」

歐洲天文學家在智利這個天文台,運用最新科技,還發現了這顆行星在軌道運行的速度,非常不同。天體物理學家史提夫馬讓:「它的速度就像特勤人員,在遊行中跑在總統禮車旁般,那真的是非常慢,這是以外太空的標準而言,而這發現是偉大的技術突破。」

Est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30是國際不打小孩子日,人本教育基金會29日將在科博館與台北、高雄同步舉行嘉年華踩街遊行,宣誓「我們不打小孩」,人本教育基金會說,任何的嘗試都需要一個「開始」,國際不打小孩子的提供,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國際不打小孩日是1998年發自美國一個反體罰組織的活動,要藉著這一天,來打響「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這個活動,短短數年間在世界各地發酵,使這一天成為國際性的日子。在430這一天,全世界有許多國家會用各種不同的形式,向社會提出這樣的邀請:請來試試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許你將會發現,今天過後的每一天,你都不再需要打小孩了。

不打孩子,怎麼教?或許你的心中會有這樣的疑問,人本教育基金會說,在活動中,將有互動遊戲,告訴爸爸媽媽各種正面管教的好方法。

Est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聯合國「氣候變化跨政府專家小組」(IPCC)的氣候變化報告第二部分摘要30日在布魯塞爾公布,報告以氣溫每上升攝氏一度為區分,預測對人類和環境的影響,有些與會專家稱這項預測描繪出「通向滅絕的高速公路」。

報告指出,每年有290億噸的二氧化碳「倒」入大氣層,造成海洋酸化,而上升的氣溫破壞生態體系,可能造成多達40%的動植物絕跡。

氣溫升高攝氏1度,缺水的人口將增加4億到17億,有些傳染病、過敏花粉增加,有些兩棲動物會絕跡。這種情形可能在2020年出現。

Est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新社華盛頓十九日電) 集合美國及歐洲第一流科學家及數學家的研究團隊今天宣布,利用超級電腦解開了數學界長久以來的難題「E8」,建立兩百四十八度空間的對稱性空間理論,可望進一步了解宇宙結構。

「E8」由挪威數學家蘇費斯李於一八八七年發現,當時為了鑽研對稱性空間所發現的一連串「連續變換群」問題也以他的名字命名為「李群」,「E8」正是其中的終極難題。

類似球體、柱體或椎體等是一般所謂的三度空間對稱性物體,但「E8」卻多達兩百四十八度空間,對於數學家而言挑戰極大。

Est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的24個邦交國可能又要少掉一國!位於西南太平洋的島國吐瓦魯,因為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即將在未來幾年內被大海淹沒,目前島上1/4的居民已經撤往紐西蘭,成為世界上第一批的環境難民。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警告世人,全球暖化現象日益嚴重,可能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部分陸地,這個聽起來像是預言的警語其實真的已經發生。

太平洋島國吐瓦魯全國最高點只有海拔5公尺,在海水不斷上升的影響下,預估10年內全國都將被海水淹沒。目前島上有4分之一的居民已經撤往鄰近的紐西蘭,成為環境難民。

Est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路透華盛頓電---科學家表示,距今五億年前,在地球上出現複雜生物之前,有一種非常怪異的生物活在海底。該生物身體包有硬殼,殼上有又長又彎的凸刺。

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周五出版的《科學》(Science)期刊中,科學家從加拿大富含化石的Burgess Shale岩層中起出11件完整化石,確認這種遠古無脊椎動物,並將其命名為Orthrozanclus。

「這是一種非常微小的生物,」多倫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的卡隆(Jean-Bernard Caron)和英國劍橋大學的莫里斯(Simon Conway Morris),在採訪中一同描述此新發現的物種。

Est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各地環保意識抬頭,為了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澳洲決定在兩年內,逐步停止使用舊式的白炙燈泡。而義大利西西里一處小鎮,也停止使用耗油的垃圾車,改拉驢子收垃圾。一聽到這個咖搭咖搭的聲音,義大利這個小鎮的居民就知道,收垃圾的來囉!驢子泰瑞莎和其他三名同伴,取代了現代的垃圾車,一星期六天,在這個七百年歷史的小鎮中穿梭,為鎮民當清潔工。沒有鋼琴曲少女的祈禱,也不耗費一滴汽油,驢子垃圾車是鎮長最新的環保創意。鎮長表示,養驢子收垃圾,比一般垃圾車的開銷要低許多。而且不會排放有害氣體,省錢又做環保,一舉兩得。另外在澳洲,也有個環保創舉。澳洲政府計畫從現在起到2009年,逐步減少使用舊式的白炙燈泡。希望五年後,有效減少四百萬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環境部長帶著一群小朋友,呼籲丟掉家中的鎢絲燈泡。這項環保政策,將創造消費者和地球的雙贏。(出自民視新聞網 孫琬婷綜合報導)
--------------------------------------------------------------
相信大家都感受到越來越炎熱的冬天
以今年來說 有時候的天氣根本讓人錯覺是在過夏天
熱到可以穿短袖的冬天 真的很怪

Est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02/16 22:05 記者:張佑之
(法新社舊金山十五日電) 在美國舊金山開會的一群科學家說,愈來愈多關於火星上有水的證據,使得一項理論更具可信度,即火星一度有生物、甚至目前仍有生物存在於火星表面之下。

美國德州休士頓「月球與行星研究所」的天文學家柯立福在「美國科學促進協會」的年會中說:「我們有豐富的證據顯示,火星在早期水源豐沛。」

Est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自東森新聞 2007/02/15 00:09 記者:記者謝家璇/編譯)
位處於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是全世界面積最大的雨林,提供了全球將近20%的氧氣,是調節氣候的大功臣。不過研究報告指出,亞馬遜雨林正以每年7700平方英里的面積消失,相當於一個紐澤西州的大小,讓全球暖化危機雪上加霜。

位處於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是全世界面積最大的林地,涵蓋了地球表面5%的面積,更製造了全世界20%的氧氣及30%的生物物種,亞馬遜雨林一向被稱為地球之肺,不只提供充足的氧氣,更孕育了無窮的生機,有超過上萬種生物居住在雨林內,其中包括了200萬隻以上的昆蟲、1500種鳥類、3000種魚類、1000種青蛙及300種哺乳動物。

Est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